close

 

 

  如何把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範圍從傳公所健保統 的“中低層技能型人才”擴大到包括職場高端人才的“數以億計的工程師、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”?國家決定“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,打通從中職、專 科、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,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”,也就是把現代職業教育擴大到本科和研究生層次。這種“擴大”可以通過兩條途徑 實施:一是堅持已有高職的辦學模式,有資源和條件的高職院校“發展”到本科教育﹔一是將現有本科院校轉變模式,從學術、學科導向轉變為求職、職場導向。前 者需要獲取資源,後者需要轉變模式。

 

  “中國制造”要升級為“中國創造”,需要大量的創新、創意、創業的高素質職業人才。人力資源萬寶盛華2013年調查了全球42個國家的38000個,對人才缺口進行了分析。中國被調查的企業中,35%認為招聘合格員工困難,最緊缺的前職業工會十 類人才為技術員、銷售代表、高管人員、銷售經理、生產作業操作工、工程師、工人、研發人員、設計師、行政助理。其中半數是由傳統的職業教育培養的中低層技 能人才,其他半數則是職場上的高端人才。例如“工程師”,傳統上是由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機構培養,而在國家新戰略中,“工程師”已包括在“現代職業教 育”培養目標之中了。

 

  “職業教育”一詞產生於近代歷史當中,專指面向職場需求培養中下層技能型人才,特別是為社 會大眾獲得一技之長謀求職業賴以生存的一類教育。這種接地氣的教育對國家的經濟發展、民生改善起到巨大作用。中國近15年高職和中職教育的發展,特別是通 過示範校、骨干校的建設,充分顯示了“職業教育”的生命力。它所獲得的共性教育原則和模式,也向其他層次的專業教育起到示範作用。

 

   人力資源市場“失業與職場崗位空缺”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。大量數據顯示產生這一悖論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。很多大學的專業教育脫離職場,不了 解社會和產業對人才的數量與質量需求,封閉辦學,自定目標,自定過程,自我評價,“自娛自樂”,造成專業教育畢業後無法滿足學生就業、產業聘任和國家人力 資源戰略發展的要求。因此,必須使所有的專業教育回到原點——職場,無論什麼層次,什麼專業。工會健保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“回歸工程”口號的原因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教育學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